第51章 公心私心
關燈
小
中
大
周朝援軍來得太突然,雙方遭遇,蜀羌措手不及,吃了個迎頭大敗仗,加上人心不齊,夥結的快,散的更快。先是周朝叛逆那邊——招呼也不打一個,扯出自家人馬就跑,顧頭不顧腚的跑法,不一會兒十萬人就跑亂了,東南西北地跑,跑出好遠還不敢停。蜀羌軍那邊,羌軍最有秩序——將主子護在中間,層層疊疊地往外排布,列成一個方陣,退得很齊整。主子身後還護著一個人,血糊糊地躺在兩匹馬一條布搭成的布絡上,雙目緊閉,面色鐵灰,若不是喉間還有一口氣在,說是具屍首也沒人不信。主子時不時回身望一眼“盛”在布絡上的人,實在放心不下,還回過馬來,伸手探探鼻息,怕他那人一口氣續不上來,就這麽悄悄地“過去”了。羌兵們從主子的舉動中讀出了兩個字:後怕。後怕是事後想起,越想越怕。事前事中是不會想的。事前獵物藏的太好了,什麽也看不出。事中,想一想都心有餘悸。當時,那獵物一直微笑,笑裏還有一絲促狹:一不小心耍了你一把,給你賠笑賠禮賠小心,但就是不陪你繼續玩下去了。火藥筒子的引信沒一會兒就燒得只剩豆大一點,生死一線間,他本能的甩出一鞭,一鞭子出去,“啪”的一聲,卷住那人右手,用盡全力一拽,羌人天生神力,這一拽,人就給他拽下來了,翻滾時,火藥筒子脫手而去,滾到了幾丈開外,一瞬炸開。若是擎在手上就炸,這時怕是拼都拼不回整個的了。軍醫來看過,說是主傷在肺腑,外邊的傷盡管皮開肉綻,但都還好料理,要命的傷都在內部,這種傷最難弄,好比牢獄裏的酷吏料理人犯,一塊豆腐擺在背上,一板子一板子地打在豆腐上,人都打得七竅流血了,豆腐還是好的。獵物就處在這種內傷遠比外傷重得多的境況。軍醫還說了,盡量少顛簸,得盡快尋一處僻靜地方調養生息,不然,命在旦夕。
既然要快,那這樣列方陣式的後撤方式就太慢了,於是主子一聲令下,兵分兩路,一路從東邊引開周朝援軍,另一路向西突圍。周軍此戰主要目的在於平內亂,對隨時準備魚死網破的羌軍並無硬碰的打算,小戰一場,放他們過去。羌軍那邊,主子得了要得的人,無心戀戰,退得也相當之迅速。退到五十裏開外,大隊人馬繼續東退,小隊人馬在野外安營紮寨,一駐駐兩天,為那半死不活的人療傷。這兩天內,那人渾身遍抹羌地產的秘藥,一層層裹進青麻紗布內,裹得鐵硬,一碗碗湯藥灌下去,吊住他一口氣,稍有好轉就要啟程,羌地離漢土千裏之遙,要把人活著帶回去,就得把那口氣調旺起來,別要死不活的,走不到一半就吹燈拔蠟了。羌藥不同漢藥,漢藥講究整體調節,扶持根本,羌藥是棋行險招,從最弱的那點切進去,猛藥攻下,短時間內彌合傷處。既然是猛藥,那勁頭一定是剛猛無比的,一劑藥下去,傷處“殺”得生疼,生生疼死的都有,難為那人全程撐了過來。疼過頭了,那人大多數時候昏昏沈沈,藥效過去稍稍清醒,清醒不多會兒又疼暈過去,全不知道皇帝找他都找瘋了。
還得從呂相逃回都城,叫鄭季交到褚帥手上那節說起。那時內城所有城門均已鎖閉,趙相正領著人在裏頭唱一出“清君側”呢,外城的形勢也不大好,總有那不肯死心的想著內外勾結、開城門投敵之類。內城一亂,外城馬上跟著亂起來,先是有人在城內人口集中的地方放火,又有人在人群內散謠言,說是內城宮變,立馬就要改朝換代了,一旦改換主君,新君獻城降敵,你們還抗個什麽勁?!然而這些人忘了,還有個老帥褚季野在。老帥五十幾年的腥風惡浪不是白受的,馬上就猜到這些人想幹什麽,雷霆手段,兩招定乾坤。一招是殺,把挑頭放火散謠滋事的捉幾個來,大庭廣眾之下審清斷明,殺了示眾,以儆效尤。二招是抓,把那些有二心的文武們的家眷捉了,關到一處,不動刑,不惡待,只找了個特別能說的說書先生見天到晚給這些人說書,說這些人的先祖如何忠君報國,如何寧死不屈,說得這些人涕淚漣漣,母勸兒,妻勸夫,妹勸兄,勸著勸著那些二心就徹底歇菜了。就這麽定的乾坤。
內城那邊的乾坤定的也快,從開始到了結,用了兩個時辰不到。趙相從內城出逃時,皇帝也提一把劍追了出來,殺了不少反叛。別忘了,皇帝可是文武雙修的,十一歲就隨父出征,沙場上的各類光景早就見慣了,別看現在整日穩穩坐定,那身硬功夫可不是花架子,平日不顯露,到了該上陣的時候,殺的一點不比整日殺人的差。按說追叛逆應當順著追,跟著追,攆著追,他可倒好,追著追著就彎到了褚帥家宅那頭去了。為啥呢?因為呂相在那兒。他又怎麽知道呂相在褚帥家宅裏呢?這話說起來就長了。彼時呂相與皇帝布局打虎,要把趙相這頭巨虎誘入彀中,這“彀”就是一場反叛,一場大多數門閥參與的反叛,他們一反,平叛就名正言順,連根鏟除也名正言順。做大事的不講什麽,就講個名正而言順,言順而事成。反叛們是倒行逆施,悖逆人心,到了天邊也站不住腳。皇帝要的就是門閥無地立足,這樣他才能把這些跟他打擂臺的統統滅掉,把權力收縮回自己手中,手中有了實權,才能令出行果,才能布更大的局,做更大的事。換句話說,今日這場反叛,是皇帝與呂相一手促成的,只是局一旦鋪開,結果難以逆料。像梁衍邦戰死,何敬真被羌軍掠走,他們就沒料到。當時商議好的是“大局定後,三人至褚帥宅中議定後向”。三人指的是皇帝、呂相和護衛將軍。護衛將軍守城防,生擒了主謀後再過來會合,來的最快;呂相抄近路出內城,來的應當也不慢。皇帝想的是,他進褚帥家宅之後能見到這倆人在廳堂內等著他。
匆匆進門,的確見著兩人,然而,不對勁。很不對勁。
皇帝冷眼打量跪在他面前的“護衛將軍”,問:你是誰?
冒牌貨的表現還算硬掙,皇帝已經一口咬定他是個“西貝”了,他還穩穩跪著,不言不動。
皇帝一顆心沈了下去。他不說話,但心裏已經把什麽都想明白了。
呂相跪著,也不說話。他張了幾張嘴,始終編不出什麽話來搪塞。一個大活人丟了,現在生死未蔔,還要編?編得出麽?
皇帝也不看他們,掉頭就走,召集人手去了。
就是一語不發才可怕。看他那背影,呂相覺著自己也什麽都看明白了。皇帝實際要說:好!騙的好!合起夥來騙!一個說得了外感傷寒,怕把病氣過給天子,自請搬出偏殿,搬得遠遠的,這兩天暫且不用宣召了吧,不然一串噴嚏打下來,又是鼻水又是淚水的,看得天子糟心,等啥時候需要做戲了,再召臣過去,這樣臣也能偷得幾分浮生之閑。另一個說軍務防務城務皆繁忙,這兩天就不用進宮奏對了吧,省下點時間也可以偷空瞇一會兒,歇好了才有力氣上戰場麽。多傻啊!戲都演完了,人都糊弄過了,這才被兜穿!要不是丟了一個,這出李代桃僵的戲就完滿了。滴水不漏呀!厲害!
呂相目送皇帝,苦笑。他的確在某個瞬間有過這種心思:借亂兵之手滅去將來的“佞幸”。皇帝那邊痛也就痛了。痛烈點兒沒關系,剜心剜肺的痛,忍忍也能過去,古來帝王有幾個是圓滿的?痛長點兒也沒關系,一世不通情愛也沒關系,人生在世,誰沒幾分不足為外人道的隱痛?誰讓他是皇帝呢?誰讓他是這亂世當中,由亂到治的唯一希望呢?天下亂了將近兩百年了,人心思定,總該有個明主出來挑這個大梁。綜觀整個漢土中原,也就只有這位既有“明主”的氣度,又有“霸主”的霸氣。這位善審時度勢,會用人,能用人,好鋼都用在了刀刃上,非常清楚哪是大局,哪是大勢,法度如何,底線在哪。從自家老子手上接下的爛攤子,僅用了八年時間就造出個盛世的雛形來,這份能耐,這樣手段,這副心機,真是“天降大任於斯人”了,非他不可。天下歸心的君主,私人情感是不能擺進心裏的,一顆心就那麽點大,擺了人,天下擺哪?因此,那撮“窩邊草”還是拔了的好。雖然挺可惜,頂好的一棵將帥苗子,英年殞沒,再沒有頂天立地的可能。那也是沒法子的事,將帥苗子兩百年間能出三四個,但橫掃六合,禦極八荒的明主四五百年都不見得能出一位。他呂維正已經當了一回貳臣了,實在不想再當一回“叁臣”。只要有那麽一絲可能,他都要試試。不然他不會明知君王一怒的後果,還要明目張膽地把何敬真拖下水,拖到敵營涉險,拖到五百名在身上綁了一圈火藥筒子的兵士中間。他在拿自己一條老命去換一個“天下太平”的前景呢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既然要快,那這樣列方陣式的後撤方式就太慢了,於是主子一聲令下,兵分兩路,一路從東邊引開周朝援軍,另一路向西突圍。周軍此戰主要目的在於平內亂,對隨時準備魚死網破的羌軍並無硬碰的打算,小戰一場,放他們過去。羌軍那邊,主子得了要得的人,無心戀戰,退得也相當之迅速。退到五十裏開外,大隊人馬繼續東退,小隊人馬在野外安營紮寨,一駐駐兩天,為那半死不活的人療傷。這兩天內,那人渾身遍抹羌地產的秘藥,一層層裹進青麻紗布內,裹得鐵硬,一碗碗湯藥灌下去,吊住他一口氣,稍有好轉就要啟程,羌地離漢土千裏之遙,要把人活著帶回去,就得把那口氣調旺起來,別要死不活的,走不到一半就吹燈拔蠟了。羌藥不同漢藥,漢藥講究整體調節,扶持根本,羌藥是棋行險招,從最弱的那點切進去,猛藥攻下,短時間內彌合傷處。既然是猛藥,那勁頭一定是剛猛無比的,一劑藥下去,傷處“殺”得生疼,生生疼死的都有,難為那人全程撐了過來。疼過頭了,那人大多數時候昏昏沈沈,藥效過去稍稍清醒,清醒不多會兒又疼暈過去,全不知道皇帝找他都找瘋了。
還得從呂相逃回都城,叫鄭季交到褚帥手上那節說起。那時內城所有城門均已鎖閉,趙相正領著人在裏頭唱一出“清君側”呢,外城的形勢也不大好,總有那不肯死心的想著內外勾結、開城門投敵之類。內城一亂,外城馬上跟著亂起來,先是有人在城內人口集中的地方放火,又有人在人群內散謠言,說是內城宮變,立馬就要改朝換代了,一旦改換主君,新君獻城降敵,你們還抗個什麽勁?!然而這些人忘了,還有個老帥褚季野在。老帥五十幾年的腥風惡浪不是白受的,馬上就猜到這些人想幹什麽,雷霆手段,兩招定乾坤。一招是殺,把挑頭放火散謠滋事的捉幾個來,大庭廣眾之下審清斷明,殺了示眾,以儆效尤。二招是抓,把那些有二心的文武們的家眷捉了,關到一處,不動刑,不惡待,只找了個特別能說的說書先生見天到晚給這些人說書,說這些人的先祖如何忠君報國,如何寧死不屈,說得這些人涕淚漣漣,母勸兒,妻勸夫,妹勸兄,勸著勸著那些二心就徹底歇菜了。就這麽定的乾坤。
內城那邊的乾坤定的也快,從開始到了結,用了兩個時辰不到。趙相從內城出逃時,皇帝也提一把劍追了出來,殺了不少反叛。別忘了,皇帝可是文武雙修的,十一歲就隨父出征,沙場上的各類光景早就見慣了,別看現在整日穩穩坐定,那身硬功夫可不是花架子,平日不顯露,到了該上陣的時候,殺的一點不比整日殺人的差。按說追叛逆應當順著追,跟著追,攆著追,他可倒好,追著追著就彎到了褚帥家宅那頭去了。為啥呢?因為呂相在那兒。他又怎麽知道呂相在褚帥家宅裏呢?這話說起來就長了。彼時呂相與皇帝布局打虎,要把趙相這頭巨虎誘入彀中,這“彀”就是一場反叛,一場大多數門閥參與的反叛,他們一反,平叛就名正言順,連根鏟除也名正言順。做大事的不講什麽,就講個名正而言順,言順而事成。反叛們是倒行逆施,悖逆人心,到了天邊也站不住腳。皇帝要的就是門閥無地立足,這樣他才能把這些跟他打擂臺的統統滅掉,把權力收縮回自己手中,手中有了實權,才能令出行果,才能布更大的局,做更大的事。換句話說,今日這場反叛,是皇帝與呂相一手促成的,只是局一旦鋪開,結果難以逆料。像梁衍邦戰死,何敬真被羌軍掠走,他們就沒料到。當時商議好的是“大局定後,三人至褚帥宅中議定後向”。三人指的是皇帝、呂相和護衛將軍。護衛將軍守城防,生擒了主謀後再過來會合,來的最快;呂相抄近路出內城,來的應當也不慢。皇帝想的是,他進褚帥家宅之後能見到這倆人在廳堂內等著他。
匆匆進門,的確見著兩人,然而,不對勁。很不對勁。
皇帝冷眼打量跪在他面前的“護衛將軍”,問:你是誰?
冒牌貨的表現還算硬掙,皇帝已經一口咬定他是個“西貝”了,他還穩穩跪著,不言不動。
皇帝一顆心沈了下去。他不說話,但心裏已經把什麽都想明白了。
呂相跪著,也不說話。他張了幾張嘴,始終編不出什麽話來搪塞。一個大活人丟了,現在生死未蔔,還要編?編得出麽?
皇帝也不看他們,掉頭就走,召集人手去了。
就是一語不發才可怕。看他那背影,呂相覺著自己也什麽都看明白了。皇帝實際要說:好!騙的好!合起夥來騙!一個說得了外感傷寒,怕把病氣過給天子,自請搬出偏殿,搬得遠遠的,這兩天暫且不用宣召了吧,不然一串噴嚏打下來,又是鼻水又是淚水的,看得天子糟心,等啥時候需要做戲了,再召臣過去,這樣臣也能偷得幾分浮生之閑。另一個說軍務防務城務皆繁忙,這兩天就不用進宮奏對了吧,省下點時間也可以偷空瞇一會兒,歇好了才有力氣上戰場麽。多傻啊!戲都演完了,人都糊弄過了,這才被兜穿!要不是丟了一個,這出李代桃僵的戲就完滿了。滴水不漏呀!厲害!
呂相目送皇帝,苦笑。他的確在某個瞬間有過這種心思:借亂兵之手滅去將來的“佞幸”。皇帝那邊痛也就痛了。痛烈點兒沒關系,剜心剜肺的痛,忍忍也能過去,古來帝王有幾個是圓滿的?痛長點兒也沒關系,一世不通情愛也沒關系,人生在世,誰沒幾分不足為外人道的隱痛?誰讓他是皇帝呢?誰讓他是這亂世當中,由亂到治的唯一希望呢?天下亂了將近兩百年了,人心思定,總該有個明主出來挑這個大梁。綜觀整個漢土中原,也就只有這位既有“明主”的氣度,又有“霸主”的霸氣。這位善審時度勢,會用人,能用人,好鋼都用在了刀刃上,非常清楚哪是大局,哪是大勢,法度如何,底線在哪。從自家老子手上接下的爛攤子,僅用了八年時間就造出個盛世的雛形來,這份能耐,這樣手段,這副心機,真是“天降大任於斯人”了,非他不可。天下歸心的君主,私人情感是不能擺進心裏的,一顆心就那麽點大,擺了人,天下擺哪?因此,那撮“窩邊草”還是拔了的好。雖然挺可惜,頂好的一棵將帥苗子,英年殞沒,再沒有頂天立地的可能。那也是沒法子的事,將帥苗子兩百年間能出三四個,但橫掃六合,禦極八荒的明主四五百年都不見得能出一位。他呂維正已經當了一回貳臣了,實在不想再當一回“叁臣”。只要有那麽一絲可能,他都要試試。不然他不會明知君王一怒的後果,還要明目張膽地把何敬真拖下水,拖到敵營涉險,拖到五百名在身上綁了一圈火藥筒子的兵士中間。他在拿自己一條老命去換一個“天下太平”的前景呢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